31.那些沒被捲入兵變事件的部隊有什麼樣的態度,也是個重要的問題。僅管在大多數國家的軍事規範中,當旗下軍隊不願協助鎮壓兵變時,便會被視為一種軍事犯罪,不過這些部隊仍然還是寧願避開這類衝突,以免與他們原來的戰友為敵。因此當有必要以武力來犛平兵變時,同常負責執行的單位會是由軍中的菁英部隊來負責,或者至少是與當局比親近的並且不太同情叛軍處境的部隊。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不過這種對兵變的分類只說明了部分的現象。還是有必要考察一下什麼樣的的社會或制度背景會孕孵這些不滿。的確,不論在平時還是戰時、前線還是後方、海上或著陸上,不滿的出現都是一個問題,各式各樣環境下都可能發生兵變。同樣地,當時政治社會流行的風氣也會影響到士兵的感受,像是獨裁體制、自由主義,或者政治局勢的穩定與否。舉例來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社會騷動無疑地助長了那時美軍不滿的情緒。社會的整體經濟情況也同樣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1930年代前期英國、智利、荷蘭海軍的兵變事件,便是基於當時經濟大恐慌所造成的問題而引發的。此外,沒有任何一項關於軍隊不滿的分析,會不去考慮那些軍隊本身的特質所造成的影響。他們是革命還是保守的?對政治有無熱誠?其內的族群有無被融合、同化?是職業的還是被徵召的?這些問題都將會提供一些線索,讓人理解這支部隊的態度跟行為。而且軍官們的性格也有需要加以檢證。部隊失去對他們軍官的信心,或者軍官不了解他所帶領的部隊,都是大多兵變事件所共有的特徵,19171918年德國海軍的暴動便是這樣的例證。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有時軍方也喜歡把「兵變」的概念當作一種罪名,尤其是針對那些情節較輕、牽涉不廣的案件,或者參與者已經被關進軍方監獄的時候。以美國的情況為例,過去八年內大多數以兵變為名的開庭都是因為海陸軍禁閉室所發生的集體抗命行為。因此實際上,以兵變罪名起訴,不過是一種對那些無藥可救的軍事罪犯加罪的手段。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ihu Rose, “The Anatomy of Mutiny”, in  Motivating Soldiers : Morale or Mutiny, edited by Peter Karsten, p169-182.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網的工作原則上結束了,
只剩下圖片版權跟教案等一些雜事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Apr 09 Thu 2009 23:42
  • 離開

離開其實不是件太難的事,
前提是,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Feb 28 Sat 2009 00:15
  • 那天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雷雨下了,木棉花開,
四月來了,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Feb 28 Thu 2008 10:14
  • 答案


已經後悔了很多次了

dennis99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